報料臺
網上投稿
關注我們
搭建一流平臺 引進優秀人才(讓更多基礎研究人才競相涌現)
來源:人民日報 | 作者:hssdst | 發布時間: 2023-08-02 | 4070 次瀏覽 | 分享到:

核心閱讀

創新實施“武漢英才計劃”升級版,每年定向引進支持若干名戰略科技人才;開展項目經費“包干制”試點,賦予科研人員更大的經費支配權;提供充分的政策和資金支持,支撐一流平臺建設……近年來,湖北省武漢市創新體制機制,全方位培養、引進和用好基礎研究人才,讓創新成果不斷涌現。

作為華中地區的教育重鎮,湖北省武漢市擁有92所高校、100多家科研院所,全市有超過130萬名在校大學生,其中包括19.76萬名在讀碩博士研究生,被稱為“大學之城”。

近年來,武漢創新打造“武漢英才計劃”升級版,通過體制機制創新、科研平臺建設等,全方位培養、引進和用好基礎研究人才,為創新涌動的“大學之城”提供強大人才支撐。

引育并舉

以重點項目支持人才

將氣凝膠粉末與分散劑、樹脂等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加入適量的溶劑,攪拌均勻……武漢中科先進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的實驗室里,28歲的吳筧筠和同事正忙著調整配方,制備一種新型氣凝膠涂料。

“氣凝膠是目前已知導熱系數最低、密度最小的固體材料,廣泛應用于航空航天、建筑、石油化工等領域?!靻栆惶枴綔y器發動機與火星車表面、嫦娥四號探測器熱電池防護等都用到了這種材料?!眳枪a筠說。

2021年10月,從日本東北大學應用化學專業博士畢業后,吳筧筠回到家鄉武漢工作,今年初加盟武漢中科先進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良好的科研氛圍和充滿誠意的人才政策,是武漢最吸引我的地方?!眳枪a筠不僅能夠享受到政府的獎勵和生活補貼,在科研項目和人才項目的申報和評選上也有很多機會。

去年以來,武漢創新實施“武漢英才計劃”升級版,每年定向引進支持若干名戰略科技人才、一批產業領軍人才、500名左右優秀青年人才,對入選人才給予20萬至100萬元不等的資助資金,并配套相應的科研支持、安居保障、醫療服務等。

在人才的支持和認定上,武漢強調能力貢獻,不將論文、“帽子”、職稱、學歷、獎項、資歷作為必要條件。吳筧筠在博士生階段專攻功能性材料,被引進到武漢中科先進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后,迅速成長為團隊骨干,率隊應用新工藝促進降本增效。經過舉薦,她入選“武漢英才”優秀青年人才。

同時,武漢圍繞先進制造、醫療衛生、現代服務等重點行業領域,實施“武漢英才計劃”培育支持專項,每年從連續在漢工作3年以上的本地優秀人才中,評選約1000名名家、名師、名匠,構建起引育并舉、梯次銜接、全面覆蓋的人才支持體系。

放權松綁

以高效機制激活人才

今年4月,在華中農業大學水產學院,2020年度武漢市應用基礎前沿項目——“有刺魚和無刺魚肌膈間充質干細胞分化機制研究”驗收會召開。經過審閱材料、質詢、答疑等環節,項目順利通過驗收。

“過去實施這樣的科研項目,需要提前做一個很詳細的預算,包括設備費、材料費、勞務費、測試費等各方面明細,后面的項目實施必須嚴格按照這些預算來支出。一旦某方面超出,驗收的時候就比較麻煩?!比A中農業大學水產學院教授高澤霞坦言,如今武漢推行科研管理“放管服”改革,她可以更好地放開手腳搞科研。

“過去,科研項目經費使用一般采取預算制。但科學研究本身存在不確定性,項目進行的階段及進度可能不同,所需經費多少也有所不同?!蔽錆h市科技局有關負責人介紹,2020年以來,為解決科學研究路徑不確定性和經費管理具體化之間的矛盾,武漢市在市級科技計劃項目中開展項目經費“包干制”試點,賦予科研人員更大的經費支配權。

“包干制”改革后,項目經費實行定額包干資助,取消項目預算編制,與項目研發活動相關的各項合理支出據實列支。同時,項目經費由項目負責人及研究團隊根據實際需要自主決定使用,并對經費支出的合理性、真實性負責。承擔單位對項目經費支出情況把關,確保經費支出合規合理。

2020年,高澤霞團隊申報武漢市應用基礎前沿項目獲批,得到一筆50萬元的資助。有了更加靈活的經費支配權,他們的研究進程大大加快,成功培育出無肌間刺的斑馬魚和武昌魚。

去年3月,武漢市科技局發布《武漢市知識創新專項方案》,拿出5000萬元專項資金,支持高校、科研院所和醫療機構開展前沿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在明確科研活動和資金使用負面清單的同時,將原來由政府部門請專家編制項目指南、評審項目、驗收項目轉變為將項目立項權交給科研組織單位,簡化科研項目驗收管理,實行項目驗收“備案制”。

據悉,今年武漢共推薦知識創新專項立項項目537個,財政資金投入3680萬元,帶動試點單位匹配資金7359萬元,為更多科研單位和科研人員“放權松綁”。

重點投入

以一流平臺集聚人才

暑假里的華中科技大學比平時安靜不少,但在智能制造裝備與技術全國重點實驗室,副主任黃永安正帶著團隊攻關高精度電流體噴印、高性能激光界面加工等新技術。

近年來,武漢依托市內外重點高校院所和龍頭企業,圍繞光電子信息、高端裝備制造、數字經濟等重點產業領域,大力建設重大科技創新平臺和創新創業孵化器,建設國家級創新平臺152個、全國(國家)重點實驗室33個、湖北實驗室7個、市級以上產學研合作載體500多個,吸引集聚了一大批基礎研究人才。

智能制造裝備與技術全國重點實驗室的前身是數字制造裝備與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2009年通過科技部組織的專家組驗收,2013年和2018年連續評估為“優秀”。去年12月,在地方政府和學校的支持和推薦下,實驗室順利通過重組,定位為應用基礎研究類全國重點實驗室,致力于解決“制造裝備智能化”關鍵科技問題。

“從國家到省市各級政府部門,都給予了實驗室充分的政策和資金支持,支撐實驗室的一流平臺建設。省市領導通過實地調研,幫助解決科技成果轉化‘最后一公里’的問題?!秉S永安說,學校和學院、實驗室還設立了青年人才基金,專門支持年輕教師開展創新研究。

5名院士、20名國家級領軍人才、40余名國家級青年人才、1個基礎科學中心、1個創新群體……如今,實驗室集聚了相關領域的老中青三代科研人才100余人。

近5年,實驗室承擔科研任務400余項,在復雜曲面高效高精加工理論與技術等多學科交叉研究國際前沿領域取得了一批標志性的成果,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等省部級以上獎勵50余項。

近年來,武漢堅持教育與產業雙輪驅動、人才與城市良性互動,在國家級實驗室、國家大學科技園、國家急需緊缺高層次人才培養、國家級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等建設上不斷發力,產生了全球首顆北斗高精度AI控制芯片、中國首臺高精度量子重力儀、中國首套三維五軸激光切割機等一批“硬核”科技成果。


黃石廣播電視臺

微信公眾號

云上黃石

手機客戶端

黃石新聞
熱門推薦
專題專欄
牛和人交videos欧美|播放亚洲男人永久无码天堂|偷炮少妇宾馆半推半就激情|国产3p视频轮流